中国品牌日对话科特勒王赛四

2024-03-04  来自: 《对话中国品牌》栏目采编中心 浏览次数:103

实时量化与参与

是数字化时代赋予品牌增长的红利

记者:与之前相比,品牌建设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的挑战是什么?企业应该如何应对?

王赛:数字化时代,品牌第一个是走向量化,第二是走向参与。

数字时代的客户关系在变化,互联网普及下,品牌可以跟客户在线上无限连接。品牌的触点管理跟之前完全不一样,这是动态改进。比如优衣库最近几年做了很多数字化的工具,可以根据消费者数据推送个性化信息。之前它们推出了一个屏保,有很多人下载。每到某个时间段,屏保就会播放穿着优衣库产品的人的跳舞视频——围绕着消费者的生活把自己的品牌植入进去,这就产生了连接。企业要把触点连接化,把连接数据化,把数据客户关系化。

第二就是走向参与。比如星巴克以前在不同出的主流产品是一样的,但有一些细分性的产品不一样。那怎么了解产品是否受消费者喜欢?它通过一套会员体系,提升跟客户之间的粘性,把这帮人弄到线上,品牌与消费者不断产生交互,这个社群叫做“Starbucks idea”。所以有一次雷军说,互联网赋予参与,参与的本质就是发起人民战争。

实时量化与参与,是数字化时代赋予品牌增长的红利,这些远远超过一个认知的简单概念,它何止影响认知,它塑造的还有行为!

数字化很重要,但是我又得跳出来200%来提醒——“工具理性”必然让渡于“价值理性”。我补充一个故事,记得四年前我在东京见菲利普·科特勒,我给他讲我的数字化营销4R模型(见《数字时代的营销战略》华章出版),科特勒听后非常高兴,但是反复语长地提及——数字化的“阿喀琉斯之踵”在于:数字化是一门技术,而恰好“人”才是市场的主体。所以他特别担心营销界出现一个倾向,即技术主导、人文倒退。

今天来看,真正运用数字化取得持续性成功的公司,背后必然有“人的哲学”,而非把数字化变成营销的“终极机器”。这正如回到康德所问:孰为目的,孰为手段?

记者:关于品牌,企业家们的口头禅是:“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”,“品牌竞争是体系化竞争”。您对此是如何理解的?在这方面,您的建议是什么?

王赛:非常认可。很多公司做品牌每三年会做一次定位或者品牌愿景的调整,这太可怕了。好战略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要素,就是能变成时间函数。时间本身是一套算法,哪怕每一招出得都很钝,就跟郭靖一样,搞十年降龙十八掌也能练成。

体系化就是做事有章法,有所为有所不为。电影《色戒》的英文翻译比中国要好,叫Lust Caution,Lust表示诱惑和欲望,Caution表示要小心翼翼。对于企业家来说,色就是欲望,很多企业家还在挣钱的层面,没到品牌的欲望。如果企业经营计划是解决1年内的问题,战略解决5年的问题,品牌就是解决10年甚至50年的问题。Caution就是戒,品牌就是说哪怕每一招都做得没那么创新,但是坚持大方向,最后胜者为王,就是在“戒”的管理做得好。“色”与“戒”,本身就不是二元对立,是二元合一!

关键词: 《对话中国品牌》栏目采编中心           

《中国影响力人物》栏目采编中心,主要包含对优秀中国企业代表人物采访、品牌故事深度挖掘等业务,有意向的客户请咨询我们,联系电话:13522883858

CopyRight © 版权所有: 《对话中国品牌》栏目采编中心 网站地图 XML

本站关键字: 《对话中国品牌》栏目采编中心-官方网站


扫一扫访问移动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