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以说,作为一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美国媒体,《纽约时报》的变化不过是西方社会的一个缩影。随着中国影响的一步步提升,“关注中国”的这一现象也将越来越普遍。
在这一“风潮”下,全球第七大经济体、欧盟三大国之一的意大利也刮起了猛烈的“中国风”,继2018年意大利国家副总理迪玛约表示力挺“一带一路”并亲自率团到中国参加“中国上海进口博览会”会之后,2018年12月,意大利多地的中小学又曝出将“汉语教育”列为外语基础教育课程,引起了不小的关注。
而近日,面对越来越浓重“中国风”,许多意大利媒体也开始集中性地对中国的变化展开了报道。这其中,意大利Linkiesta网站就针对“中国制造”展开了专题探讨,并表示“中国正在成为高端领域的领 导 者,西方人要改变对中国制造的看法了”。
在报道中,Linkiesta的评论员表示:中国人有着十分明确的目标,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,以及未来要做什么。中国人正计划在10年内由“制造业大国”转变为“制造业强国”,并且在2050年前后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领 导 者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中国于2015年就开始实行“中国制造2025”计划,这将推动中国摆脱低端产业模式,并直接与欧洲和美国的高端产业形成竞争模式。中国人的这一计划分为5个要点:1、发展创新型制造业;2、强调质量而非数量;3、生产方式绿色化;4、优化中国工业结构;5、加强培养人力资本。
此外,该专题报道还引用了“意大利制造国际化论坛(FIMI)”相关负责人观点:“我们在过去两年一直致力于打开中国市场,但我们很快发现这并不如以前容易,因为以往的把中国与低廉商品划等号的观念,已经被时代抛弃了。”
对此,意大利“意中基金会 Fondazione Italia Cina”的学校主席Francesco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,他对媒体表示:“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,我们见证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升级,中国企业已经越来越重视产品的质量。中国人的目标是在2025年之前成为全球高端产业强国,所以中国出口的产品将不再是廉价产品。”
除了Linkiesta外,知名的Industriaitaliana新闻网也对中国的巨大变化展开了报道:中国正发生着巨大的变革,这样的变革将推动中国成为以消费、服务和创新为基础的发达经济体。根据中国国家主席提出的方针,预计在2020年之前,中国经济增长率将维持在6.5%左右,与此同时,中国会大幅度减少低廉产品的出口,高科技电子产品以及其它高端领域的产品的出口将不断增加。而随着“中国制造2025”和“一带一路”的推进,届时发生改变的将不仅仅是中国商品的质量,连接中国与欧洲之间的宏伟铁路也将落成,这将改变以往的买卖合作方式,世界将因此而改变。
Industriaitaliana新闻网还指出:西方不仅要关注中国制造的进步,还要关注中国城市消费的增长。中国不仅仅有北京,上海,还有其他更多人口超过100万的中国城市。根据数据显示,中国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有265个,而欧盟有17个,美国有9个。中国的城市人口数据背后,是足以改变一个世界的“消费帝国”。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,截至2017年底,中国的总人口超过13.9亿,城市人口从2011年开始超过农村人口,“这是人类历史 上 最 大的城市化进程”。不仅如此,中国中产阶级财富的增加已经产生了新的消费动力,他们不但消费了全球30%的奢侈品,还在科技、文化、教育领域的消费上,掌握着全球大局。
不过,也并不是所有的意大利媒体都“看好”这样的变化,包括《共和报》在内的多家媒体也指出,随着中国制造的崛起与中国品牌的大步迈进,势必会对西方品牌和企业造成巨大的冲击,这将打破以往由欧美垄断高端制造业的局面。还有分析指出,中国制造的崛起与中国经济的复苏,将进一步推动欧美企业劳动力成本的增加,企业利润的空间也将有所减少,这对西方传统制造业强国来说是巨大的挑战,因此西方社会也必须紧随中国的改变而改变,告别垄断以往的垄断经济,投入到全球竞争中,西方企业只有不断创新,才能在新的工业革命中不被中国甩掉。
综合各大意媒的分析来看,总之是“有喜有忧”,但所有的媒体和专家都有着一个共同的观点,那就是:中国制造和中国经济的崛起势不可挡,世界格局必然会因中国而改变。